云南叶莱经贸有限公司座落于美丽的春城,昆明市东三环铁公鸡钢铁物流港,是云南省目前较大的钢材批发市场。云南叶莱经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钢材批发,非标件订做加工,配送,物流,仓储为一体的综合贸易企业。公司立足钢材贸易这一主业,公司主要经营各种规格:H型钢、工字钢、槽钢、钢板,方管,螺旋管,镀锌管,无缝管,圆钢,C型钢,彩瓦,钢轨,角钢,螺纹钢,线材等系列产品的钢材,凭着“团结、务实、敬业、奉献“的企业精神,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和积极开拓,公司已成为年销量达15万吨以上的钢材营销企业,日均常备库存2万吨以上。在云南市场享有较高信誉。
公司一贯重合同、守信用,的业界内享有较高的商业信誉,且有雄厚的经营实力,能稳健地向客户提供产品的营销服务,本着“诚信为本,信誉**,质量至上,客户满意,追求卓越”的经营理念和“品种全,规格齐,价格优,质量好,服务佳”的竞争优势,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信赖和支持,曾先后为西南地区的大型重点工程(桥梁、隧道、电站、钢结构厂房等)提供了大批量优质的钢材;现公司客户群体已覆盖昆明及省内各地、州、县,延伸至邻省(川、贵、桂)及邻国(越南、缅甸、老挝)等边贸业务。
以保证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指引下得到长期、稳定、高速发展。本着与客户共同成长、共享未来,合作双赢的原则,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我公司以“钢的质量,铁的信誉、价格合格、服务周到”为宗旨,保证销售的产品质量。与时俱进,以客户服务和社会做贡献为宗旨,不断完善、规范自身的销售服务模式和销售行为,与客户共同发展,开创美好的明天!
“近年来,钢铁行动认识新常态,着力适应**新常态,卓有成效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基本解决了钢铁产能总量严重过剩的问题,但自身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矛盾也越来越**,转型升级紧迫性增强。”5月18日,在中国冶金报社和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高质量发展·钢铁强国之路”JIT+C2M高峰论坛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迟京东在致辞时表示,“钢铁企业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大家共同努力,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具备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有利条件。” “从钢铁产能总量来讲,钢铁行业已经明显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状态。”迟京东指出,“近3年的数据显示,粗钢产量释放已经能够随着国内外市场消费来动态调整。2015年粗钢产量为8.04亿吨,2016年为8.1亿吨,2017年为8.32亿吨,清除1.4亿吨“地条钢”产能腾出的产量空间,能够得到补充,没有出现有的人所担心的供给短缺问题。”从需求侧来看,国内粗钢表观消费从2013年开始进入峰值平台区。2017年,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约为7.6亿吨。未来GDP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单位GDP、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粗钢消费强度下降,国内粗钢消费需求量不可能持续增加。党的*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迟京东指出,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就是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就是要按照质量**、效益**的原则,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就是要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民和社会对发展质量、供给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日益增长的新需求,以及对钢铁质量、寿命、安全、环保、实用性的更高要求,这意味着钢铁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钢铁行业要靠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发展。“绝大部分钢铁企业已经对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迟京东认为,“从发展观念上,大家已经基本形成了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共识,这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
前几年,大家还在规模扩张上做文章、动脑筋;这几年,尤其是2015年的行业性亏损以及2016年、2017年以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得大家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有了切身体会和感悟。
“钢铁行业作为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者,大力推进了‘三去一降一补’,以化解过剩产能为突破口,优化结构、脱困升级、提质增效。”迟京东指出,一大批钢铁企业已开始实践高质量发展,这些企业在装备水平、产品档次创新能力、智能制造、绿色发展、员工认可度及盈利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特色,以助力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
“中国钢铁行业已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辉煌业绩,创造了具有中国钢铁特色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迟京东最后强调,“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攻坚克难,奋勇前行,钢铁行业能够做到高质量发展,完全可以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成既大又强的现代化钢铁,为实现‘两个一**’奋斗目标和*民族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